“沈兄弟,现在情况未明,就先按你这个价来吧,以后有什么变动,我们在商量。”
“到时候再说呗。”
这时,学堂散学了。
沈淮和江铭几人陆陆续续出来。
小伙伴们挥手告别后,各回各家。
“沈淮,我的纸张又快没了。”回去的路上,沈杨怏怏不乐的说道,“我已经很省了,可是纸张还是用的很快。”
为了省纸,他两面都用了,可一刀纸还是撑不到一个月。
“我这个月快用两刀了。”沈淮伸出手指算道,“我每天最少要练三篇大字,学的新内容要也要写个三张,若是有算数题和默义,再加两张,有时候每天用十张才够,你那个用量已经是全班最少的了。
我问过王宇川,他每天大概用十二张,赵亮比较省,大概每天用五张。”
纸张真的没办法省。
尤其是练字,每天都要练。
这不仅是加强控笔,学习新字,还能加强记忆。
“好难啊。”沈杨无精打采道,“我二叔二婶因为这个,闹得很厉害,我娘上个月都去外婆家借银子了,若是这个月还去的话,我舅妈肯定会骂得很难听。”
沈淮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说道,“我这里还有半刀,你的纸张要是用完了,我可以匀你几张先顶着。”
“也只能先这样了。”
在前头赶牛车的沈继业听了,心里也不好受。
但沈家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帮助沈杨,只能保持沉默。
之后的路途,沈杨没再说话。
他原本话挺多的,最近因为家里的事情,整个人很忧郁。
三个人一路沉默到家。
看着沈杨远去的背影,沈继业无声的摇了摇头。
难啊!
每个月两刀纸,便要六百文,一年下来,便是七两二百文。
加上笔和墨条,束修,少少也得十二两打底。
这年头,村里又有几家能挣这么多银子呢?
沈家若是没有桐油果撑着,根本挣不了束修钱。
“爹,江掌柜有反馈了吗?”一进院门,沈淮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江掌柜觉得我们的黄芽菜不错,跟我们订了十斤,集日前一天给他送去。”沈继业见林氏和黄氏出来,便将订金给了林氏,“这五十文是订金。”
黄芽菜?
沈淮眨了眨眼,觉得老爹这个名字起的不错。
林氏面色一喜,“江掌柜这么快就跟我们订菜了?”
“黄芽菜可是全镇头一份,江掌柜当然不会放过这种赚钱的机会啦。”沈继业满脸笑容,“还有六天便是集日,等会吃完饭,我们就得种黄芽菜了,不然时间来不及。”
喜欢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请大家收藏:dududu穿成农家独苗,我科举兴家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