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难怪,朱棣是o就藩北平,郑和是年做太监到朱棣身边伺候的,这时的朱棣还没有就藩呢,当然不认识郑和了。
【土豆不仅产量高,而且饱腹感强,制作方法多样,味道还很好,简直一身优点。】
“什么?这土豆味道还好?”天幕下众人急了,他们大多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能不饿死就算不错了,本以为土豆这种作物亩产这么高,味道应该不会太好,但只要它能让他们这些人填饱肚子,那都无所谓,可现下你告诉我土豆的味道还好,那这农作物简直是太完美了啊!
各位帝王:“出海!这海一定要出!”
【郑和基本就说完啦,接下来我们说说司马迁。】
汉武帝听到司马迁的时候忍不住认真了起来,之前天幕可是说过呢,这可是他的臣子,要好好看看。
【司马迁呢,跟其他几位不太一样,其他三位都是净了身去伺候人的,司马迁是受了责罚,被判处宫刑才成为太监的。】
汉武帝看见这,皱皱眉头,被罚?因为什么?
【司马迁年少时就喜欢各处游历,考察文物古迹,调查社会风俗,走过如今的四川,云南,贵州等等很多地方。这让他眼界开阔,为他以后撰写《史记》一书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o年,司马迁继任了父亲司马谈太史公的职位,回朝为官。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影响,对于历史记录这方面有着自己的态度跟看法。】
【他认为写史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于是,秉持这样的态度,在继任太史令以后,司马迁就开始创作《史记》这篇着作。】
【公元前年,李陵与匈奴作战败降,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获罪下狱,被判宫刑。】
汉武帝看到这一脸愤怒,这司马迁着实是不知好歹,那李陵败降匈奴,挫他君威,司马迁竟然还为这样的人辩护,真是气死他了。
而李陵本人脸都吓白了,赶紧吩咐人备车去宫里。陛下一定会责罚他的,他的性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司马迁出狱后继续编着《史记》,终于耗费了十余年完成了这部着作。】
【《史记》这本书开创了纪传体先河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一书共o篇,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史记》在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二十四史之”,是公认的史书典范,司马迁本人也被誉为“太史公”。】
【鲁迅盛赞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武帝听的很是骄傲,这是他的臣子啊,他也跟着有面子。可是这司马迁竟然敢给李陵这种败降之人辩护,还是得好好敲打一番才行。
【而最后一位,王承恩,他是位明朝的太监,他并不像前几位一样厉害,甚至他什么成就都没有,但博主依旧愿意将他放在这个榜单里。】
又是明朝的?天幕下的人们悄悄吐槽,这汉跟明是不是有点子玄学在身上啊?怎么这些太监一个一个的不是汉就是明的?
【博主愿意将他放在这个榜单里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一位忠心为主的太监,他的忠诚值得我们学习。】
【王承恩的主子,是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将国都迁至北平,以天子至尊御驾亲征,镇守祖国边界线,并且留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
【到了崇祯时期呢,明朝朝廷内部贪腐问题严重,如果单单是朝廷贪腐也就罢了,还正巧赶上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多。所以起义军四起,而崇祯本人呢,虽然是勤勉,想要拯救岌岌可危的大明朝,但他又确实能力不足,最终明朝还是灭亡了。】
“什么小冰河时期?怎么会灾害频呢?”天幕下的皇帝们都在关心这个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多的话有没有可能会动摇他们的统治呢?毕竟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都不希望有人动摇他们的统治。
【明朝灭亡的时候,王承恩一路组织仅剩的人护送崇祯帝,最后崇祯皇帝遵循明成祖朱棣留下的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吊死在煤山歪脖子树上。王承恩也跟着殉主,吊死在崇祯附近的海棠树上。别的先不提,忠心是没的说的。】
【所以清朝开国皇帝顺治在为崇祯皇帝丧时,也一同为王承恩这个太监修墓立碑,将他安葬在崇祯皇帝的思陵,让他继续守护王陵,他也成为了中国唯一一个葬入皇陵的太监。】
天幕下的人们看见这,也是唏嘘,这太监也真是个忠心的啊,,虽然是太监,但比那些奸恶的男人好多了。
嬴政看到这,将目光转移向自己身边的赵高。赵高感受到嬴政的目光赶紧表忠心。嬴政听着这些话心里却不屑一顾。
嬴政一直知道赵高心里有小心思,可有他在一天,赵高就得老老实实的夹起尾巴做人,量他也翻不出什么风浪,他也懒得管了,毕竟赵高还算是好用。
而明朝崇祯年间的位面,朱由检看到自己最后还是成了亡国之君,心里十分不好受,但看见王承恩最后殉主心里又感动的不行。
王承恩则是诚惶诚恐,他只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罢了,他一个太监,怎么配葬入皇陵呢?
穆嘉翻开评论区,准备看看网友的评论。
【郑和表示:“真男人从来不靠那玩意证明自己。”】
【个人觉得司马迁算是这四个里最惨的,每次写励志题材的作文,凑排比句的时候都会写司马迁受宫刑之后愤图强,写下《史记》。】
【楼上的加一,谁小时候没写过这个呀,哈哈哈哈哈,司马迁真是在作文里反复受宫刑。】
天幕下的司马迁:“……”
我的母语是无语。虽然我很感谢你们这些后世子孙记得我,但这种惦记大可不必。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请大家收藏:dududu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