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杨家村有了电,但工程兵一天忙碌下来村里最后用上电的地方也只有两处。
林安芝的神殿。
和林安芝生活的那座大宅院。
而且因为林大平谢秀兰夫妻俩的坚持,占地面积颇大的宅院里,最后只有林安芝常活动的区域被拉上了电线。
关文文和夫妻俩解释了好几遍这次的改造和以后电费等支出都由郭嘉掏钱,夫妻俩依旧拒绝工程兵走进他们房间。
谢秀兰和林大平没什么太大文化,但有自己的处事原则。
夫妻俩觉得他们闺女做了那么多大事,生活的好是该得的,但他俩又没做啥贡献,咋能占郭嘉便宜?
林山根和王大花推说油灯挺好用的,也拒绝了这次的特殊照顾。
虽然村民们没人有意见。
家里人这些让外人有些不能理解甚至觉得没必要的执拗坚持,林安芝没有太过劝说。
只是在老宅吃饭时说了句,今年一定风调雨顺,到时候村里分红下来,她们一家人一起去买电线,还要买更好看的灯泡。
林安芝的这个提议,脸上跟着亮起期盼神采的林家人没有再拒绝。
对于爹娘爷奶们都坚持自力更生,不愿意占她的便宜,更不想占郭嘉便宜,林安芝心情是有些复杂的。
她的工资林大平夫妻俩基本不花,上面给她寄过来的各种好吃好喝的也全留给她。
林山根王大花老两口因为她的存在,更是隔三岔五就敲打几个儿子儿媳要管好自己,少偷懒多干活,万不能低了他们宝贝孙女的名头。
尤其是本就懒散的林二平,林老六,兄弟俩因为林山根的强势命令,现在每天上工要是干不到满工分,那都要被老两口轮番眼刀子攻击。
细算起来,在这个集体经济的时代,林家人现在的生活还真没有因为她的神仙身份而得到多少远其他人的好处。
林安芝知道这些恰恰说明家里人是真的爱护她,所以她也更希望自家人可以过的好。
不过在这个特殊年代,如果真想从根本上改善家里人的生活,还是得让大家伙跟着一起富裕起来才行……
从老宅出来,忽然操心起杨家村未来展的林安芝从因地制宜种植高产作物想到开村里副业,又从农业机械化想到技术革新。
可最后头大的现上辈子专业实在不对口的自己只能停在粗浅的理论层面。
饭要一口一口吃,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
确定自己不是这块料的林安芝很快转移思路,回到家后若有所思地从自己屋里翻出了一大摞信件。
这些是万志成之前转交给她的感谢信。
林安芝挑挑拣拣,把里面署名是什么高校,科研所,研究院的全找了出来。
以桌上一封封亲笔书写的感谢信为媒介,林安芝用体内好不容易攒下的功德金光作能量,眼前也随即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忙碌的人影。
探查完毕,林安芝摊开纸笔,开始回信。
“洪老师你好,来信已悉,展信佳。
得知捐赠的器材对贵校教学工作多有帮助,我深感欣慰。
教育的意义远不止知识的传递,更是塑造未来。如果教学和科研中还有其他需求,比如实验设备,教材资料等,可随时告知,我会继续提供支持。
愿贵校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育更多栋梁之才。
林安芝
六一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