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蔡大哥,你和我说说你们的英雄事迹呗。”
苏昊苍一路上都在找话题和这位苏大哥聊天。
“我们能有什么英雄事迹,干的都是些偷鸡摸狗、伤天害理之事。”
蔡大哥是个有故事的人。
“害,这是谁说的,我一定替蔡大哥掌他的嘴,在我看来,大哥们都是绿林好汉,是被这世道所逼。”
苏昊苍一脸的义正言辞。
“兄弟啊,终于遇到一个懂我们的人了。”
说着说着,山匪们居然把绑苏昊苍的麻绳解开了,因为他们在苏昊苍身上得到了共情。
苏昊苍见这些人好忽悠,于是接着道:“就拿我说吧,谁想整天对着一个老头点头哈腰的,如果有选择,我肯定离开刘府。”
“做大家人家的下人不是挺好的吗?”
这时一个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少年山匪凑了上来:“如果有人收了我,我才不上山为匪呢。”
“好什么好,哪有大哥们舒服?整天吃香的喝辣的。”
苏昊苍露出一副羡慕的表情。
“我看你也是挺实在的小伙子,我们也不妨告诉你,我们几个是一个村子的。”
蔡辽像是回忆着什么。
“这年年闹饥荒,每年秋收之后还要遭遇鞑子的劫掠,都活不下去了,每年还要给朝廷交粮,至少现在这样能吃饱穿暖。”
蔡大哥说着竟然伤感了起来。
“既然你们也是穷苦百姓,何苦又为难百姓呢?”
苏昊苍哀叹一声。
不说不要紧,他这一句话一出,蔡辽立刻转哀为怒:
“你哪只眼睛看见我们为难百姓了?至少我们这几个从来不打劫百姓,其他的人我们也无能为力,进了这一行就要遵守这一行的规矩。”
“赶紧走,别废话了。”
蔡辽再也没有搭理苏昊苍,而是催促道。
这些弯弯绕绕的山路,还真不是一般人走得了的,怪不到这么多年此处的山匪得不到解决。
估计一是官府的精力主要放在对付鞑子上,二来山匪选择的地方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反正山匪一般也不敢抢大户人家,所以苦的只有百姓。
兜兜转转,足足走了有半个时辰,前面的道路逐渐宽敞。
又走了大概一刻钟的样子。
映入眼帘的则是一个山寨的大门,上面挂着一副牌匾:马头山寨。
如果不是前世当过两年兵,估计现在都累趴下了,苏昊苍跟着蔡辽走进了山寨,而两个抬箱子的家丁已经累得直喘气。
走进山寨,是一个极大的空地,估计是用来练兵和对抗侵略者的。
随即进入一个用木头和茅草堆砌的足有两百平的平房之中。
此时,对着门的正中间坐着一名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壮汉,他的坐下是一张虎皮,头顶上挂着一副牌匾,牌匾上写着“聚义堂”三个烫金的大字。
这种景象和后世的电视剧中的差不多。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个房子有点简陋,不像后世电视剧中的那么富丽堂皇。
在壮汉的两侧分别坐着四位长相各异的男子,苏昊苍不用猜就知道这个所谓的马头山寨有五名当家的。
根据路上蔡辽所说,估计是五个村子甚至更多村子组成的五个小团体而已。
既然是多个团体,那必有嫌隙,苏昊苍对于救出刘浩然更多了一份信心。
“大哥,这是刘博那老头派过来送钱的三人。”
蔡辽双手抱拳,显得犹未恭敬。
“刘老头是不是眼瞎了,派这么一个小屁孩来送银子。”
大当家的讽刺道。
然后,他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左右。
旁边的两人连忙喝道:“见到我们大当家的为何不跪?”
“我这一生只跪天跪地跪父母。”
苏昊苍对于古人动不动就下跪的行为很是不解。
何况“男儿膝下有黄金”这句话又不是后人发明的。
“吆喝,还是个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