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久久新书>带我去远方歌词歌词是什么意思 > 第568章 想不到(第1页)

第568章 想不到(第1页)

紫金宾馆一号楼里的多数人仍保持着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色彩,一番鼓舞过后,这些刚加入星空卫视,还未走上工作岗位的员工们内心充满了激情和干劲,看陶玉书如同领袖一般。

接着,陶玉书又安排众人到地安门东边的明珠海鲜搓了一顿大餐。

如今这时候海鲜在北方和内陆地区还是稀罕物,对于很多人的日常饮食来说并不常见。

明珠海鲜是港式风味,85年一开业便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精致的菜品和处处透露的香江气息而闻名于燕京市民阶层。

当然了,它更出名的是价码高。

燕京城餐饮界有“三刀一斧”

,明珠海鲜就是其中之一,以刀斧比喻,吃顿饭如同在身上割肉,可见价格之昂贵。

员工们本来心里就满腔热忱,饱餐了一顿,更对陶玉书死心塌地,恨不得立马就飞赴香江,为陶董冲锋陷阵、出生入死。

忙了小半个月,陶玉书带着一群员工飞回了香江。

林朝阳则暂时留在了燕京,因为文协为《舌尖上的中国》举办的作品座谈会定在了后天,也就是2月20日。

到了日子,林朝阳驱车来到农展馆路南里10号,一见马烽就抱怨起来。

“你们文协这个效率真是堪忧!”

他抱怨当然是嫌文协组织座谈会的效率太慢。

“你以为我不想快点?那么多人的工作得协调,你以为打个电话人就能来?”

马烽对林朝阳的抱怨感到很不满,多少人盼着让我们文协给他办座谈会呢,当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当然了,这话他也就心里蛐蛐一下。

林朝阳现在可是中国文坛的头牌,嗯,牌面。

座谈会开始,林朝阳扫了一圈,全都是老熟人,冯穆、陈荒煤、王濛、孟伟哉、朱寨、陈涌、鲍昌……

除了这些文化界大腕之外,今天还有位在位的高官出席,宣传部侍郎兼文化部代尚书的贺敬之。

“没想到您今天也来了!”

林朝阳跟贺敬之握手寒暄。

“你这部《舌尖上的中国》为我们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我能不来吗?”

贺敬之哈哈笑道。

“您客气了,《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的受欢迎是天时地利人和。”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你就别谦虚了。”

贺敬之夸了一句,又问:“我听说新长篇已经写完了?”

“是。

不过这部小说是全英文写作,可能要在美国那边先出版,国内要晚一点。”

贺敬之脸上露出赞赏之色,“了不起!

为我们中国文学界争光了!”

他本人的立场是Z派,但不妨碍他对林朝阳能在海外为中国文学扬名的欣赏。

寒暄几句,各人落座,座谈会正式开始。

这些年来林朝阳参加了不知道多少次这种座谈会,今天的座谈会除了规格高一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并无特别之处。

要非说特别的地方,大概要算大家的正面评价和赞誉了。

大概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效果,今天参会的众人对这部作品的评价高的出奇。

贺敬之这位还在位的高官出席,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对这部作品的肯定。

次日,《舌尖上的中国》座谈会的消息登上了《人民日报》。

在文章的最后,撰文记者这样写道: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文学作品。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

多可爱的中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