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汪,狗听不懂人话。”
“那你怎么会说人话?”
“因为我是聪明狗。”
崔琳琅听他胡扯,笑得肚子都快抽气了。
闹了好半天,闹得崔琳琅都没力气了,云铮才老实下来抱着人不动了。
“阿留,四月十七是你生辰,过了生辰再走好不好?让我陪你过这个生辰。”
“好。”
没有犹豫,崔琳琅就应了声。
“去年你的生辰,是路上过的……”
云铮声音低低的,听起来比刚才听到崔琳琅四月要走时,还要难过。
崔琳琅轻描淡写道:“没事,生辰年年都过的,少一年也没什么要紧。
而且,我出了京城,才看到了我这一辈子,都没有看到过的景色,这就是一份很好的生辰礼了。”
去年四月十七,她们离开京城正好一个月,刚离开家时的感伤,对景色的新鲜,都已经过去了。
那个时候,只想快点赶路,快点到庭州安顿下来,不论庭州是个什么模样,总比日日待在摇晃的马车上好。
崔琳琅还记得,她生辰那日,秋果借驿站的厨房给她做了一碗长寿面,那个驿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买不着什么好东西。
她开着窗户,看着月亮,慢慢吃完了那碗和着眼泪的面条。
只是这些,就没必要说给云铮听了。
崔琳琅感受着脖子上的湿意,默默拿出帕子递过去。
不能说这些事儿,一说起来,她家小狗的眼泪该把床也淹了。
……
因为崔琳琅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离开,云铮现在几乎是恨不得真的挂在她的腰带上。
除了白日里要去军营处理军务,看看将士们操练,别的地方一概不去,不管什么人的邀约一概不理。
从军营回来,就立马回家来,回家来就到崔琳琅身边贴着。
崔琳琅做针线,他也跟着做,她看书,他就看她。
恨不得崔琳琅去净房他都要跟着去。
只是他跟得再紧,也跟不住时间流逝。
日升日落三十日,就到了崔琳琅生辰的时候。
原本崔琳琅打算过完十七生辰,十八就走,后来想了想到底还是没舍得,又往后拖了两天。
十九日子不好,黄历上说不宜出行,所以就定在二十这日。
四月十七这日,云铮总算不再像以前那般紧贴着崔琳琅,而是一大早就起来去厨房捣鼓上了。
等崔琳琅起床,洗漱完坐在桌前,正好他做的长寿面也端上桌了。
云铮做的面条粗细均匀,其实细看起来,比上回崔琳琅做给他那碗,还要好看些。
“阿留,生辰吉祥,长乐无虞。”
“谢谢你。”
崔琳琅是想笑着吃下这碗面的,可是低下头,夹起面条,眼眶还是热了。
接着,一滴又一滴的水珠掉进碗里,泛起一小阵涟漪。
云铮急得到处找帕子要给她擦眼泪,却被崔琳琅叫住。
“你别动。”
她没有擦掉泪珠,就这样一口一口把一小碗面条吃干净,汤也喝得一滴不剩。
“真好吃,云铮,等我回来,再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