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融洽
车队浩浩荡荡驶向了沙漠,进入不久,就看到了前面一个不大的村落,刚开始,大家以为是看错了,因为,这里荒无人烟,长年干旱无雨,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有谁会在这里生活。
待他们靠近才发现,这里的村落是真实的,而且门口还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刻着鄂村,这时,老九门中的一位年纪稍长者傅玉道:“我听说这个村落,这个村子,曾经一直守护着地宫宝藏,他们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沙漠里,但是,他们村落会随着水源而迁移,上次,老九门也有遇到这个村落,或许也不至于会损失那么大。”
“我也想起来了,鄂家是古武家族,他们也是最为神秘的隐门,主修古武,意志坚韧,能够长期生活在这个极端恶劣的环境中,据说,他们祖先就是一直被安排在地宫里当护卫,世世代代延续到今天……”萧正华眸子露出回忆之色道。
“既然来都来了,我们也该到村子里去他们会一会。”秦枫倒是很希望见一见这一帮传说中神秘的鄂家人:“说不定我们还需要他们的帮助。”
走进村落后,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出来了,他们很少会遇到外来的人,而且一见有如此阵势的外来人都感到十分的紧张。
年轻力壮的排在前面拿着草叉与秦枫等人对峙,村中的长老鄂和泰拄着拐杖喊话道:“你们从哪来?想做什么?”
这老头大概也就六十多岁,因生活环境恶劣,他的面容比起年纪更加苍老,干巴的身体,佝偻的背,长长雪白的胡须,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是从南方来的,想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进行探险。”秦枫为了让他们能够放下戒备,尽量的表现出友好,笑着喊话道:“我们是你们的朋友,请相信我们。”
鄂和泰抚着雪白的胡须,犹豫片刻道:“我们这里气候恶劣,来这里的人大多是为了地宫宝藏而来,我们负有守护之责,绝不会轻易让你们过去。”
秦枫听罢,哈哈大笑:“长老,你也太糊涂了,你们所在的地方与地宫实际的相隔数百里之远,或许,连你自己也说不清楚,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吧?”
这一问倒让长老愣住了,愣了半天:“你……”
“我这里有地图,你可以看一下,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去探索地宫宝藏。”秦枫毫不犹豫就把手中的羊皮地图扔了过去,鄂和泰捡起地图,仔细的端详了一番。
看了一阵,立刻挥手示意道:“大家让开。”
长老鄂和泰看到藏宝图,竟与他们世代收藏的地图竟丝毫不差,不禁露出惊讶之我,他曾经听祖辈们说过,这里原来是惠远古城的国都,国王曾经有四大护卫,鄂义,李尔,阿渣,杜南。
四大护卫一直忠心耿耿的护卫着国王,一直到国王的去世,留下遗诏,让他们四人颁布的辅政大臣,保护照顾年幼的孩子。
可是,国王一死,阿渣和杜南就发动了政变,妄图夺取皇位,鄂义,李尔与他们进行长达十年的战斗,最后,终于打败了他们。
也许是惠远国气数已尽,打败了叛军,整个国内已经接崩溃的边缘,气侯不断的恶劣,原先肥美草原之地变成了戈壁荒漠。
这里已经不再适合人的居住,惠远国也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但是,李尔和鄂义商量了,将埋葬国王的地下宫殿的位置,画成了地图,为了是有朝一日能够回来。
他们终究没有回来,李尔与鄂义自此之后也没有再见过面,李尔一脉远走他乡,而鄂义则留了下来,深居沙漠之地,世世代代守护着地下的王陵。
说起来,李涵家族也只是李尔的远支,老头子李义山也是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这一份地图,但是,他们说起来到底还是李家的后人。
“谁是李家的后人?”鄂和泰向秦枫的询问道:“我希望见一见他。”
李涵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鄂和泰看到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不禁有些失望,原以为,遇到的会是一位年长的男人。
鄂和泰失望归失望,还是按照祖辈传下来的约定,当着李涵说了几句奇怪的话,李涵稍加思索,也同样的回应了一句。
这时,稍显失望的鄂和泰渐渐的露出了笑容,笑道:“我们总算是遇见了失散以久的李尔家的后人,我死了也好对祖先们有了交代!”
两人的对话很奇怪,秦枫十分的疑惑的看着李涵,李涵微笑道:“他说的是失传以久的惠远城古话,他问的是原先的约定,上苍之子是谁?”
“我也按照当初的约定,惠远古国的菲默。”李涵嘴角一扬,轻笑道:“为了学失传的古话,我也是找遍了很多图书馆,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才从楼兰国的日志里找到了为数不多的记载,并通过这些史料学会这门语言。”
李涵天性聪慧,精通四、五国家的语言,多学一门语言也不是难事,但是能够把失传以久的语言学会,并在茫茫的历史资料中,找到资料并自学,秦枫真感慨自己身边的女人都这样的优秀,让他真的压力好大。
为了招待远来的客人,鄂村的长老下令全村二十几户人家都动员起来,大办宴席,把家中最好的食物和美酒拿出来。
一张张长桌一字排开,菜品佳肴摆上了桌,村里面已经好久没来过客人,都把最好的食物拿出来,说实话真的让秦枫他们很感动。
在这恶劣的环境中,还能够有如此多美味佳肴真的让人佩服,秦枫他们也不会白吃这一顿,也拿出一些药品,食物,水,还有衣服之类村民的必需品。
以物换物,以心换心,秦枫一行人从起初的敌视到被接受,他们也按部就班的坐了下来,一行人大约七十人,连同村落里二十多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在荒芜人烟的沙漠难得的热闹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