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户部侍郎崔浩琦开口道,
“陛下,可单独开一场科举!”
宁皇看着他,眼中精光闪现,真是好手段。
段文鸯的杀气直接笼罩于他,崔浩琦跪在地上,全身颤抖不已。
“一个个的,真是天纵之才。下了套,想让朕钻吗?你好大的胆子!”
“陛下!臣不敢!”
贾谊抬头看着宁皇道,
“草民,愿意!”
宁皇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随后看着崔浩琦道,
“如何考?”
崔浩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
“文武百官,出四题,如果贾公子能过三道,可赐进士出身。如果过四道,可赐状元出身。状元出身,无资历,也可任大司马之职。”
宁皇看了一眼贾谊。
“草民,愿一试!”
宁皇开口说道,
“你想试一试,也无妨。”
宁皇才不管结果如何,她想要贾谊做大司马,就一定会是大司马。
他们想玩,就陪他们玩一会。
利刃在手,有谁不服?
何况,那些在暗中兴风作浪的人,将会暴露更多。
崔浩琦再次出声道,
“陛下,请大司马暂避!”
“有完没完?不要以为朕不会杀你!”
“皇上,臣暂时告退!”
贾仁开口道。看到他的决绝,宁皇挥了挥手。
看着父亲的离开,贾谊心中有些自豪。因为父亲相信他。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泛起金光粼粼,神圣而美好。
“柳临渊,你负责评判!”
“臣,遵旨!”
岳麓书院的院长,岳麓书社的社长,其地位,其学识,无人不服。
文武百官,开始选题。
经过激烈的讨论,四道题已正式准备。
也许,是那些家族的推动,京都百姓也在关注着朝堂之上的对决。
就连宁皇也来了兴致,并下了告示,每一试题,贾谊的回答,全部公开。
在这热油之上,加了一把火。
整个南楚京都开始沸腾起来。
岳麓书院所有学子,全部停课,关注事态的展。
钟声敲响!
第一题,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