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微微点头。
既然夏白已经决定,他也无需多言。虽然事情会变得复杂一些,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最后蒸汽机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他们这段时间的努力就不会白费,而且还能通过更换零件来降低生产成本。
没有理由去阻止。
夏白并不是要完全固定这些设计,而是会给一定的调整空间。只有当蒸汽机改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正式更新换代,这样不至于之前的设备立刻就被淘汰。
他并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浪费。
夏白和周宁等人商议后,让他们尽快实施这些改进,并观察实际效果。如果效果良好,就可以通知工部提前开始生产。
随后,
夏白便匆忙离开了。
他要去城外一趟,回来之后还要招揽工人。
今天的更新到这里就结束了。
------------
六月。
应天府依然寒冷,只是隐约透着一丝暖意。
皇城内,朱元璋斜靠在一张椅子上,朱标则恭敬地站在一旁。
父子两人面前放着一个小火炉。
炉子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朱元璋看着炉火正旺,看向朱标笑道:"标儿,这个土豆炖得真是香啊,跟大饼的味道差不多。"
朱标附和道:"确实如此,有了土豆,咱们大明不知道能救活多少百姓,只是种植起来有点麻烦,想大规模推广,还得准备大量的种子才行。上次夏白送来了一些,勉强够一两亩地用,若想让全国的人都能种上,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朱标心里百感交集。
虽然土豆很好,但要普及种植却不容易。
朱元璋眼神变幻莫测,冷声说道:"这种东西只能留给我们自己用,绝不能让老百姓得到手。"
朱标闻言愣住了。
他困惑地注视着朱元璋,不明白父亲此言何意。
如此高产的土豆,若让百姓也种植,岂不是能让许多人吃饱?
为何不让百姓种植呢?
朱元璋调整了一下坐姿,严肃地说:“朕知道你难以理解,但朕自有考量。”
“这种土豆产量颇高,确实可以救活很多人。”
“然而,正因为产量高,我们才不能让它流入民间。”
“如果百姓都解决了温饱,谁还会把朕这个皇帝、大明朝放在眼里?书上说,蛮夷畏惧威势而非德行,天下的百姓亦然。”
“对他们不可过于优待。”
“而且,一旦这东西普及,我们大明的税收又该如何征收?”
“很多事都需要改变、调整。”
“有些东西不能轻易变动,一旦变动,容易引发混乱。”
“让天下维持现在的局面挺好,这种土豆之类的东西,我们可以自己种植,等到天下遭遇灾难时,再拿出来救济百姓,他们不但不会多说什么,反而会感激朝廷、感恩朝廷。”
“我们会告知天下人这种东西的存在。”
“只让他们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就行。”
“只要我们拥有它,他们心中便会有希望,期待在天灾人祸来临时,朝廷有能力及时赈灾。他们会一直对朝廷抱有很高期待,日后百姓真的遇到灾难,朕怎会吝啬?朕会全数拿出救济百姓,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些我们可以让百姓享用,但不能让他们种植。”
“标儿,朕知道你心怀仁慈,不忍见百姓受苦,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治理国家的,也只有这样,百姓才会始终感念朝廷恩德,永远站在朝廷这边。”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朱标脸色几度变化,最后重重叹了口气。
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