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桢度很快,随便取了一根玉簪将长盘起,便出了屋。
谢霆舟没步步紧逼,他提前回了墨院,让邢泽扶光准备好食材,也没去看叶桢做饭,怕她不自在,由此疏离他。
他已从失落情绪中调整过来,叶桢并不讨厌他,甚至对他也是有感觉的。
只是叶桢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也或者是自己当年的不辞而别,让叶桢不敢再轻易尝试感情。
他的错,他来弥补。
谢霆舟对叶桢有十足耐心。
叶桢手脚利索,三菜一汤不到半个时辰便好了。
是扶光端过来的,“少夫人回去了。”
谢霆舟颔。
意料之内。
只是有些忐忑,不知叶桢回头会不会将那些东西送回来,直到他用完晚膳,跃上屋顶,见叶桢房中熄了灯,心里才踏实了。
叶桢没有归还东西,她没与自己划清界限。
谢霆舟眼底有了和煦笑意,摘了面具,回屋换夜行衣,吩咐道,“将那面具拿来。”
扶光明了他意思,很快替他取来叶桢第二回做的面具。
一刻钟后,谢霆舟出了侯府,隐没于夜色中。
翌日,忠勇侯叫了叶桢过去,他想看看孩子们的本事。
叶桢并未夸大其词,她养着的那些孩子,皆是根据自己的优势,亦或者兴趣点,择一门技能深耕。
这也是叶惊鸿得知她收养孤儿乞儿后,信上提的一点建议。
叶桢从前敬佩叶惊鸿,不只是因为她会打仗,还有她对许多事,总有独特的见解。
比如,她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支持叶桢多学技能傍身。
比如,她认为只有斗争,才能赶走侵略者,实现民族自由与和平。
她告诉叶桢,男子能干的,女子亦能干,保家卫国不只是男人的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人与国家共存,因而她愿为了自己的家国,为了国泰民安,征战血染衣,不平贼寇誓不休。
她还说,自己的战斗不仅是为了当下的生存和尊严,更是为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侵略的和平世界里。
叶桢被她浓烈的爱国情怀,和纯粹所震撼,并感染,她坚定的执行叶惊鸿的建议。
用心栽培孩子们。
因而孩子们没让忠勇侯失望,反而比他预想的更惊喜。
力大无比的阿牛,才到忠勇侯的肩头高,他能轻松扛起忠勇侯,似旋风般奔跑。
春妮能在他们奔跑的过程中,用小小弹弓射掉阿牛腰间装着零食的荷包。
阿狸会在荷包掉落在地前,踏着轻功将荷包及时捡起,其余几个孩子也纷纷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且他们配合默契。
忠勇侯被颠得头松散,也顾不得形象,连连称赞。
“跟我进军营,如何?”
他问几个男孩子。
阿狸拱手,“多谢侯爷好意,小子想备考明年春闱。”
忠勇侯记得叶桢说过,阿狸是个会读书的,颔,“可,本侯替你寻个信得过的老师。”
叶桢替阿狸同他道谢。
阿狸读书有天赋,也想入朝为官,但世家门阀在前,寒门学子想要出头不易。
若有忠勇侯引荐,阿狸的路会好走许多,叶桢不会假清高来阻孩子们的前程。